第446章 何物可恃(2 / 2)
蒋琬不是愣头青,不会做出对大局不利的事情,也真不愿意听这些禅让之事,只是藉故离开罢了。
一个欲要称帝的君王,与臣子一同入神听着敌国降人谈论敌国禅让之细节,这场面本就无半丝体统!只是他们自己不知罢了。
不过是一小小插曲,诸葛瑾继续追问道:「汉末帝先后四封诏书,其中都是何意?」
郝普也插话道:「诸葛公所言极是,总不能同样的话连说四次吧?」
隐蕃从容笑道:「怎麽可能重复四次?」
说着说着,隐蕃朝着孙权拱手:「至尊,四封诏书三次辞让,内容各不相同。」
「第一诏,汉帝言及曹丕有功,欲让帝位。而曹丕在辞让中不言功劳,只称自己无德。」
诸葛瑾问道:「曹丕默认自己有功了?」
「正是。」隐蕃笑道:「第二封诏书,汉帝称曹丕有德,而曹丕说自己谦让,不欲即位。」
这下连一直寡言少语的朱据都笑起来了:「这麽说来,曹子桓又认下自己有德了?」
隐蕃点了点头:「第三封诏书,汉帝称建大业者不拘小节,知天命者不系细物,让曹丕不要谦让了,应如舜丶禹二人一般。曹丕又回称自己比不上舜丶禹。」
三辞三让都被说完了,孙权此时发话了:「汉帝第四封诏书,是不是又说曹子桓堪比舜丶禹?」
隐蕃拱手道:「至尊所言极是。第十六日曹丕受禅当日,对群臣当众说了一句『舜丶禹之事,吾知之矣』。」
孙权感慨道:「孤今日也知之矣。想那三代贤君,莫非都如汉帝与曹子桓一般?虽没有那麽多弑君的崔杼,史书中还剩多少是真的?」
隐蕃道:「方才汉使蒋公琰在此,臣不好明说。至尊若欲成就帝业,倒真要像那刘玄德一般。」
孙权微微皱眉。
诸葛瑾见状发问道:「叔平此话何解?」
隐蕃回应道:「该称帝就称帝,莫要顾念太多,臣从未听说刘备这般辞让!」
诸葛瑾略显犹疑的问道:「可刘玄德毕竟姓刘……」
隐蕃笑道:「天下刘姓之人不知凡几,刘姓难道很值钱吗?刘玄德能称帝,还不是因为他据有益州之地!」
「至尊跨有荆丶扬丶交三州之地,幅员万里,带甲数十万,称帝又何须刘姓或者禅让?至尊自可为之!」
不仅孙权,诸葛瑾丶全琮丶朱据丶郝普等人尽皆沉默,在脑中细细思索着隐蕃这句堪称惊世骇俗的话。
称帝不需姓刘,不需禅让,凭兵强马壮即可??
隐蕃也未多说,转头回到自己席中,大口用起了酒菜,十分自在。
隔了许久,孙权这才说道:「叔平才略孤感怀于心,此事还需慢慢计较。」
「廷尉!孤记得你处廷尉监一职尚有空缺?」
郝普拱手答道:「回至尊,正是。」
「那好,孤为叔平选一处任职。」孙权点头道:「叔平就去廷尉处,以廷尉监之职管理刑狱吧。孤与你君臣之间,来日方长!」
隐蕃起身拜谢道:「臣多谢至尊恩赏,定为至尊效死!」
「平身吧。」孙权挥了挥手:「来人,叫乐师继续奏乐,今日孤要与诸位饮得尽兴些!」
三日之后,朱据与孙鲁育的大婚之事举办,朱据和吴郡朱氏的声名也随之煊赫,俨然盖过了陆丶张二姓,成为继丞相顾雍顾姓的第二。
孙权嫁女,婚事自然在武昌办得风风光光。只不过远在洛阳的孙鲁班孙昭仪,每日抚育长乐王曹延,却未得到此事的通知。
孙权并未遣人告知魏国。
……
朱据与孙鲁育成婚的当日,随着数名逃至高句丽以东山中的丶公孙氏出身的辽东军军官被捕获,辽东的主要战事也初步进入了尾声。
大势已定,曹睿也存了些锻炼年轻人的心思,将剩下的三名散骑命为临时的御史,前往辽东四郡巡视去了。
夏侯玄领一千中军重骑,三千匈奴骑兵巡视玄菟郡去了。而更为偏远些的乐浪丶带方两郡,则是由夏侯惠丶和逌二人领下,戴陵率两千重骑丶轲比能率五千轻骑随行。
三人接下分派此行之时,夏侯玄还特意请教了司马懿一番,问如何巡视为好。
司马懿笑道:「巡视就是安定人心。公孙氏割据辽东五十年,门生故吏遍地都是。只搜捕公孙氏之人,安抚各县官吏,不论其他。」
「只问罪于首恶?」夏侯玄问道。
「正是。」司马懿颔首应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