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64(1 / 2)

加入书签

均不同,白石的平均是招数上拉平每一项的差距,但本质白石的五维是可以分出更擅长的因素的。而Q·P的培养就是按照无短板模式进行的,所以他的五维是实打实的数值相同。

这样的Q·P却并不是机器人打法。他的打法很精准,学习的是许多代网球职业选手归纳下来的一些“最佳选择”,并不是按照套路去练而是仔细分析那些打法背后的逻辑,并拆分成最基础的应敌法则。

他的基本功很稳,根本找不到所谓的漏洞和落点。于是小仁王上手以后就知道,为什么仁王会让自己在这场比赛上场了。

Q·P对他来说是比阿玛迪斯还棘手的对手。

幸好Q·P的综合实力还没有到阿玛迪斯的程度,这意味着小仁王能去拼,去和Q·P硬碰硬。

小仁王进入呼吸法状态,将自己的力量和速度往上提升。他的技巧在世界赛的一场场比赛中不断突破,打赢阿玛迪斯以后也终于超过了6,所以他在这个状态下的五维总值也是30。

当然,三局制,要维持整三局的呼吸法对他来说是有难度的,但意志坚定注意力集中就能做到,只要那口气顶住。

或许这也是仁王想要让他在这场比赛中上场的原因。

和Q·P的比赛没有捷径可走,宏观上的战术也没有用。分析对手的打法,分析对手每一个球的思路,再用最适当的方法去防守和反攻——这是对付Q·P的唯一方法。

而这时候,体现出的,是德国精英网球教育体系,和仁王特色的网球教育体系的区别了。

很明显的,小仁王打出的球在节奏选择上非常灵活,哪怕Q·P没有明显漏洞也能找到对Q·P来说回球最不适的角度。在打出一个球时小仁王已经想好后续的应对,但他不会被自己的“预测”所拖累,会随着Q·P的选择不同而改变自己的分析结果。

场边的贝尔蒂看着看着就严肃起来:“日本队的那个家伙,分析能力太强了。”

“比你还强吗?”他的搭档好奇地问。

贝尔蒂点头。

小仁王的即时分析非常灵活,完全不刻板。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他的分析不是通过大量理论技巧去堆出来的,而是通过他和仁王的大量练习赛,和幻影精神链接,去强行让身体和思维适应大量的招数和大量的战术法则,去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

小仁王能够理解的那部分,他打出来的就带有他自己的风格,和仁王的打法会很不一样。而他无法理解的那部分,小仁王会带入自己的具体实力特化使用,有时候发挥不出仁王在精神力教给他的效果,但小仁王也都心里有数。

小仁王在球场上即时分析,Q·P也一样。

他原本就像是被输入了高级AI指令和机器学习法则的智能,自然随着比赛的进行不断调整对战小仁王的节奏和招数。这种招数不是那种能被喊出一个特定名字的,很典型的招数,而是削球的角度,旋转的转速,和打长球时落点的调整等。这些基础性招数的调整往往能改变整个战局。但小仁王很快就能适应他的改变,并且同样不断调整这些基础技巧去回应Q·P.

仁王看着这样的比赛,想起自己世界里和Q·P比赛的是鬼,并且输掉了这一局。

鬼的总体实力并不比Q·P弱,但他在球场上的应变能力和随着比赛进步的能力要稍逊一筹。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鬼是有很明显强项和弱项的选手。而对Q·P来说,维持自己的五□□定,意味着他可以直击对手的弱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