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9章 崔国栋买地与朱靖坤的报告(2 / 2)

加入书签

将领依靠自己在军队中的威望,就能直接带着一批士兵扯旗造反,找一群农庄里面的铁匠都能打造兵器铠甲了。

有了兵器和铠甲以及粮食,一支军队就能勉强持续作战了。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高度机械化的新大明军队,断了补给之后很快就会瘫痪。

所以无论是海外还是地方上的驻军,都根本没有自立的能力,只能以内部晋升到更最高层为目标了。

再加上军官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现在大明的军事将领也越来越像文官了。

越是高级将领,表现的就越像文官,做事也像文官。

文官结党当然也会令人感到戒备,但显然比传统武将安稳太多了。

时间慢慢的靠近年关,顺天府内外仍然非常的热闹,但热闹的倾向开始变化。

家在外地的军官们开始坐火车或者飞机回家。

与此同时,在江南折腾了大半年的皇长子朱靖坤,在年末的时候写了一份总结报告,密封之后用驿站送到了顺天府。

朱靖坤没有通过电报发送,是觉得这份报告里面有些东西不宜公开,应该直接交给自己老爹亲自决定。

朱简烜收到儿子送来的保密报告也是颇为严肃,屏退左右之后,一个人打开仔细翻阅。

报告开头是一篇概括性的说明,直接点明了朱靖坤的主要发现。

「江南女子科举的问题并不纯粹。」

朱靖坤在江南上下调查了大半年,认为江南地区的民间商人们,正在暗中鼓动更多女人进厂做工。

为此他们多方造势,意图让普通百姓改变观念,接受女人可以抛头露面的观念。

鼓动女人参加科举,只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过渡手段之一。

因为科举当官是普遍认为高尚的事情。

绝大部分百姓觉得女子不宜抛头露面,绝大部分百姓强烈的反对妻女进厂做工。

但是调查人员对这些百姓说,让他们的妻女抛头露面去参加科举甚至当官的话,他们大部分却能够勉强接受了。

这是因为百姓信任圣上和朝廷,愿意可以让妻女参加朝廷组织的活动。

所以商人们就准备先推动「女人可以参加科举和当官」,让普通百姓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妻女「抛头露面」的事实。

进而再进一步的推动普通百姓接受妻女进厂做工,「反正已经能抛头露面了。」

江南商人的这种行为也是利益驱动的。

朱靖坤因此建议,应该在制度上做出规范和退证,控制相应的利益纠葛,从根本上解决女子科举乃至进厂的风潮。

概括性说明下面,就是朱靖坤自己的调查过程,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细节,以及更为详细的建议。

首先是上海州寡妇黄吕氏被杀,凶手确实是她的一个姘头,而这个姘头却是受到了当地商人的指使,故意接近这个寡妇的。

她的姘头不但没有从黄吕氏身上得到太多金钱财物,反而给黄吕氏供应了诸多金银细软作为礼物。

黄吕氏实际上是被人财两个方面买通了,所以故意去搅合科举的。

黄吕氏被杀的直接原因,是黄吕氏意外发现自己可能被利用了,就与自己的姘头发生了冲突。

这件案子本身已经调查清楚了,对朝廷而言更重要的是案件的背景。

江南商人推动女子进厂做工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已经意识到很多工作可以用女子完成,女子的用工成本低于男子。

江南本来就有一些女子工厂,只是数量和规模都不算大。

因为普通百姓家庭只要还过得去,都不太乐意让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抛头露面,在女子工厂做工的大多是寡妇。

但这些寡妇工厂却给江南的商人提供了思路。

朱靖坤在调查中发现,其实江南现在不只是有寡妇工厂,江南甚至还有孩童工厂以及老人工厂。

朝廷对这种用工方法没有专门的规定,它们实际上处于灰色地带。

但是这些工厂却正在迅速的扩张。

以至于对于这些人员在工厂中的使用方式,当地业内都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称呼和做法。

青壮年男性工人,被视为完整劳动力,俗称为劳力丶丁。

某个东家需要招募三十个成年男性工人,就会登报说「需丁三十」丶「需劳力三十」。

成年女子,十岁出头的孩子,五十多岁的身体健康的老人,被视为「次级劳动力」,俗称「半劳力」丶「半丁」。

如有某个东家希望省钱,他的产业也不需要壮丁来干活,就可能会登报发GG说「需半丁五十,女工三十,童工二十。」

除此之外,甚至还有异族偷渡客干活的工厂,这类属于明确的非法工厂,如果被发现就会关停遣返,倒不用专门说。

但大量的工厂正在招募「半丁」去干活,却有三个切实存在的需要认真考虑的原因。

一是很多工作确实不需要「壮丁」也能干,甚至某些特定的行当内,某些半丁可能干的比壮丁更好。

比如很多尺寸较小的物品的内部处理,比如说一些窄小空间内部的打扫和修理等等。

二是工厂的东家们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自然要想尽办法降低成本。

朝廷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半丁不用支付完整的最低工钱,但半丁们自己却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和壮丁拿一样的工钱。

三来是现在民间工厂确实不太好招壮丁。

虽然大明的人口很多,潜在的劳动力也很多,但是大部分劳动力还在乡村。

大量的人口在朝廷直辖的屯田卫所和官营产业中,同时朝廷还在持续不断地向美洲丶霖洲丶非洲输送移民。

城市之中的自由的普通劳动力并不充沛,特别是对于民营工厂而言并不充沛。

天工年以来,大部分年景风调雨顺,就算是有的地方发生了水旱灾害,也是军屯卫所和土地公司承担风险并救助。

普通百姓几乎不会再因为水旱灾害而是流离失所,不需要主动跑到城市之中去寻找生路。

朝廷建设的工厂和工厂很多,关键是有完善的工钱和福利管理。

大部分普通人以进入官营产业干活为目标,渴望冒险的也可以去海外开荒,对民营工厂的工作并不热衷甚至嫌弃。

导致对于民间私营工厂而言,经常出现劳动力紧缺的情况。

特别是如果有一批工厂突然开业,一个产业突然开始发力,城市中的工人经常是供不应求的。

特别是有些工厂中的工作,确实并不一定需要完整劳动力,次级劳动力也能完成。

如果次级劳动力需要的报酬,明显低于完整劳动力的话,那工厂就会倾向于雇佣次级劳动力。

所以就出现了女工工厂丶童工工厂丶老人工厂。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