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4章 所谓的文化冲突(2 / 2)

加入书签

通奸和偷情合法化,最为本质的逻辑是欧洲宗教法律禁止一夫多妻制,贵族为了获得更多的异性搞出了这种法律后门。

这些异性的来源通常就是贵族下级和当地中下层家庭的妻女。

对于欧洲封建贵族而言,他们领地内农奴的妻女,他们本来就是可以合法使用的。

很多地方存在公开的明确的法律层面的初夜权。

即,农奴的新婚妻子,首先要去为领主服务一段时间,然后才会回家跟丈夫一起生活,是直接写入了法律的领主权力。

普通农奴的女儿大概率没有姿色,大部分领主也对村里的丑八怪也没有什麽兴趣。

但他们也不会直接放弃这份合法的权力。

他们通常会要求农奴以缴纳财物丶提供额外的劳务等等方式,换取领主不再对他们的妻子使用初夜权。

但是,如果恰好有个农奴的妻子很有姿色……

那领主也不一定会主动要求使用初夜权,因为对方正式出嫁之前通常就已经在为领主服务了。

她未来的丈夫通常也会是领主安排的,以确保随时可以使用。

所以亚历山大的担忧确实存在,大明在占领区强制推行大明的法律和文化制度,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这就是事实上的文化冲突。

也会对大明对占领区的控制造成非常特别重大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是正面的。

因为大明此时的文化制度,相比欧洲此时文化制度,本来就是先进的。

欧洲长期处于宗教和贵族统治阶段,他们的法律也是基于宗教和贵族社会设计的,本来不适合自由民为主的社会。

欧洲人近代经历了文艺复兴丶宗教改革丶启蒙运动丶法国大革命,他们的有志之士持续斗争了几百年。

真正的核心目标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摆脱宗教和传统贵族影响,建立一个世俗化的自由平民为主体的社会。

反观神洲这边,商王称帝是把宗教权力收归君主,相当于英国国王兼任英国圣公会领袖。

战国大变革就废除了封建贵族,相当于路易十四搞朕即国家。

秦王扫六合相当于拿破仑战争。

黄巢和五代十国的混战,把传统世家大族彻底打垮了,相当于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

到了宋朝的时候,神洲就已经是世俗化的平民社会了,这是欧洲人到了二十世纪都没有完全实现的成果。

即便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也因为有美国这个避难所,欧美社会没有完整的「过黄巢」。

所以欧美直到二十一世纪,仍然有很多类似五门七望的世家势力存在。

现在大明的法律,本来就是为了管理和协调平民社会设计的,大明现在的文化本来就是以自由民为主的社会孕育的。

所以大明的法律本来就是保护底层普通人利益的,大明的文化本来就是更加适合自由民为主的社会的。

同时在义务教育普及之前,在工业革命全面完成之前,各国的平民基本都是文盲。

这个时代的所谓的传统文化基本等同于贵族群体的生活习惯。

对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底层人而言,文化本身就是个无所谓的东西,当然也不会在意文化是谁的。

最为重视文化传统的人,也是欧洲文化载体的贵族集团,直接被大明总体上摧毁了。

欧洲的传统文化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孕育的土壤都没有了。

那大明占领军欧洲的平民之中执行大明的法律制度,并传播大明的文化,自然就没有什麽实质性阻碍了。

巴黎之类的大城市,汉堡等比较纯粹的商业城市,这些以自由平民为主的地方,才是事实上文化冲突最为剧烈的地方。

城市的平民之中也有大量能够读书识字的人,特别是商人和学者们大多集中在城市。

他们能体会到大明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巨大差异。

但是还是那句话,大明的法律本来就是平民社会的法律,对城市自由民而言比传统欧洲贵族法律更好用。

大明的文化本来就比偶组别文化更加先进。

再加上大明现在的武力强势到了极点,欧洲知识分子大多都倾慕大明文化,大多都愿意接纳大明文化。

启蒙运动本来就是他们对神洲文化的主动吸纳。

现在不用他们自己摸索了,大明朝廷直接来教导他们,那效果自然是更好的。

这也是一次真正的彻底的社会革命。

所以初期的直接冲突过后,欧洲的原有自由民和刚解放的农奴们,很快就接受了大明的基本社会制度。

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利益。

…………

大陆南部的印度地区,顺国首都德里城,这座曾经的繁华帝都,现在已经几乎变成空城了。

德里是大明印度战区空军的重点轰炸对象。

经过大明空军几个月的持续袭击,德里城的普通百姓要麽已经丧命了,要麽已经外出逃难去了。

城中只剩下少量逃不走的老弱病残,以及没办法走的贵族和官员们。

最近这几天,顺国皇帝李策凌似乎感染了风寒,然后很快就卧床不起,以至于意识都开始模糊了。

李策凌不知道自己是正常的生病了,还是感染了大明飞机投放的疫种。

但是李策凌知道自己多半要死了。

李策凌确实死了,但他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病死的,还是被饿死的。

李策凌卧床不起之后,就没有人给他送食物了。

李策凌最初还能喊话,但是喊来人的时候却没有人进来,李策凌也意识到周围根本人影。

本来应该伺候自己的仆人,不知道因为什麽原因都跑了。

看上去似乎是担心被传染。

实际上可能是因为,顺国宫廷内外和朝廷上下的大部分人,现在都已经不想李策凌继续活下去了。

李策凌统一了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绝对可以算是一代英主了。

李策凌也是一个强权君主,顺国的臣子不敢违抗他的命令,也没有人敢直接造反。

李策凌是为了自己的地位,一直坚持要与大明对抗到底,但是顺国的臣子却并不是都这麽想。

本来就有很多臣子不愿意与大明为敌,他们本来就因为大明的制裁而非常痛苦,他们已经习惯了大明的产品。

等到大明正式发动进攻之后,特别是奥斯曼和俄国依次被消灭的时候,就有越来越多的顺国臣子已经不想继续打下去了。

他们已经知道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了,继续坚持对抗的越久,自己最后的结局就越惨。

等到顺国范围内瘟疫不断爆发的时候,包括李策凌的儿子在内的顺国朝廷上下,都已经不希望李策凌继续硬抗下去了。

他们或明或暗的劝说,都被李策凌声色俱厉的推脱掉了。

所以在李策凌染病之后,他们就正好心照不宣的顺水推舟,放任李策凌卧床不起之后就没再起来。

李策凌又病又饿,身体也可能因为发烧,而意识变得逐渐模糊了。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李策凌有过那麽一瞬间的后悔。

如果自己当初直接投降的话,大明皇帝就算是不会给自己任何好脸色,但也应该不会让自己这样死掉吧?

但是现在想什麽都已经太迟了。

到了天工二十三年九月初的时候,李策凌的身体已经凉透了。

李策凌的长子李乾光站出来,率领顺国朝廷上剩馀的臣子共同写了份请降的书信,派人去前线向大明军队请降。

李乾光也只是以王子的身份做事,他不知道大明会怎麽处置顺国君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