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0章 能活着回来,就是万幸了(1 / 2)

加入书签

在缅国北境,有个靠山的园区。

以这个园区为中心,带动周边一些租住民房的小作坊形式的工作室,形成了一个以绑架、勒索、诈骗、器官交易等为主要盈利手段的,产业化的片区。

刘沐辰找了个园区的朋友,打听了肖喜凤的侄子。

这姓肖的小伙子,还真的就在这个园区里。

只是园区很大,势力派系很多,要找到人也不容易。

很多人在这租了房子搞业务。

比如一个老板,带了亲戚过来搞,后面要发展就让亲戚在自己楼上,或者楼下,或者外面租个小房子,再开一家同样的公司。

然后老板占股一部分,让亲戚出去单干。

慢慢的,就这样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园区里这种大的势力集团,有七八个之多。

基本上最后是以地域,或者家族为依托,形成一个较大的势力集团。

各个势力集团,在园区一带,相对和睦的共处,在业务上,也会有一定的合作交流。

就好比,鄂省势力集团,和闽省势力集团,手上都有一些质量比较次的人。

这样的人,绑架敲不出来钱;

叫他去骗人,又骗不到人;

直接丢去搞器官,又不一定卖的上价格,往往还得等客户,等的成本也很高;

所以他们就会选择把这些低质量的人,进行互换。

你的人给我,我来带,可能会敲点钱出来;

我的人我带不好,给你带,你或许有新的办法。

这是互换低质量的人。

还有时候,他们是直接卖。

比如鄂省势力集团,一下子手上多了好多新人。

管理上不好管理,这些人很多也出不了业绩,就干脆低价转卖给一些需要人的小集团。

慢慢的园区一带的这种势力,就形成了一个友好同盟。

互换有无,遇上行业危机的时候,他们也会抱团,一起抵抗外力影响。

所以,要想在里头捞人出来,难度非常大。

刘沐辰多番打听,查到肖喜凤的侄子,目前属于高质量的“客户”,正在鄂省势力集团里,被重点看护着。

当时,就是一个鄂省孝市的小伙子,把肖喜凤的侄子从江城骗来的。

家属交的第一笔30万赎金,这个孝市的小子,就得了5万多。

眼下,这个肖喜凤的侄子,被当成了典型。

在园区里的鄂省势力集团,还开了表彰会,表彰这个孝市来的小子。

这孝市小子的领导,在表彰会上夸下海口。

说什么,要帮助这个孝市的小子,开发出一个客单价超200万的客户来。

也就说,肖喜凤的侄子,还要受很多的折磨。

刘沐辰在园区的朋友,找了鄂省势力的一个高层,提出了赎人的要求。

鄂省势力却一口回绝。

说肖家小子,现在不可能谈赎人的事,要做典型,鼓励手下这些搞诈骗的人,多开单,多挣钱。

第一次接触,宣告失败。

刘沐辰却认为,没有钱摆不平的事,他们这帮人最后还是为了钱。

打电话来,就是问问我,最高能上到什么程度,准备在肖家小子身上花多少代价?

“200万,要是还不放人,那我就只能动武抢人了。

大家都是出来混的。

无非求个财。

我不想结怨,只想要回人。”

刘沐辰回道:“那你既然有这个预算,我就直接找找这个片区的军警吧。

他们是当地最大的势力。

各方都要听当地军警的。

有这个数,我在当地军警的朋友,他应该就愿意去运作了。”

肯花钱,找对人。

那么事情就会顺利很多。

两天后,刘沐辰就把人给接出来了,老刘亲自送肖家小子上了飞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