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7章 铁索连江(2 / 2)

加入书签

赤壁之後,天下三分。

可以说,在此次战役过後,曹操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统一天下。

而元气大伤的原因,除却其他的因素以外。

最令人熟悉的便是他铁索连江,然後被周瑜施展苦肉计,诸葛“借东风”,一把火二十万大军付诸一炬。

所以,对於自己学谁不好,非要学曹操这件事,吴信是挺纳闷的。

不过虽纳闷,但吴信终究也不是以前只单纯看故事,感慨英雄豪杰的普通人了。

而是一名身经百战的统帅。

更别说对於“自己”,他也算是有几分了解,知道他也不是那种没把握就胡来的人。

因此,再细细琢磨之下,分析了一番后,吴信也觉得——铁索连江。

可行。

首先,在吴信看来,铁索连江并不是绝对的坏计策,而是一条存在着巨大风险的计策。

它的好处和坏处都非常明显。

好处就是解决北方军兵们晕船,间接提升了战斗力。

同时,协同协战,统一指挥。

在大量战船连成一片的情况下,它们也是能对敌方的战船能形成压制的。

当然,坏处也在这里。

连成一片的代价,就是丧失了战船本身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从而成为一个又一个的活靶子。

说白了,就是拿战船的机动性换取了稳定性。

因此,一旦敌军进行火攻,自然就容易烧成一片。

不过…真要说起来。

理论上,用火攻也不会对连锁起来的战船遭受重大打击的。

毕竟站在战船上的军兵也不是傻子,会眼睁睁看着,让你把烧着火的小船,直接撞在自己所在的船上。

所以,曹操大败的原因其实还是在於忽略了这条计策上的风险。

在於没有做好敌方采用火攻之後,需要反制的後手。

例如——

某些战船着火之後,快速解链和快速分散。

不过真要处在曹操的角度来看,这也能理解。

因为他没做这些後手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傻,没想到,而是低估了当时东吴采用火攻的可能性。

毕竟当时的环境处於冬季西北风的季节,谁能想到环境突变,变成了东南风。

再加上他本身就对於水战的经验不足与中了黄盖和周瑜的苦肉计,这些一系列间接原因之下,才导致了他的大败。

而这一切大败的原因,吴信是可以有意识的去避免的。

因此,他才觉得铁索连江可行。

想到这,吴信又稍微沉思了一下,随即便开始帮助“自己”布置後手,为“自己”接下来一统天下做准备。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 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 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 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 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